“存在先于本质”对不对?——对萨特哲学的批判文/范海辛“存在先于本质”在哲学圈里似乎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反对者会被扣上“政治不正确”的帽子,所谓的“政治不正确”等于中国的反动或邪恶。提出并论证这个命题的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萨特认为,人与物不同,事物或器具的特质可以被预先确定,它们的本质先于其存在;人的存在则表现为种种可能性,经领会、筹划、选择获得本身的规定性,所以他是存在先于本质。萨...
我们今天的乡愁在哪里?文/范海辛在这硝烟弥漫,酷热难耐的盛夏时节说乡愁,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也很无奈。说到乡愁,不禁令我想起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乡愁》。乡愁是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我们现在把这种情感引申指代,乡愁可以变为家乡山水与风土人情。像我这类从小居住在大城市,没有乡村之根的城里人,我们的乡愁如电影中的蒙太奇,不是确定的、具体的,而是对一种传...
人类学知识第一课讲义(这是长三角会馆部分网友组织的读书会活动,七月份是人类学知识讲座,分两次举行,由本人主讲,第一课于7月14日在苏州开讲)目录一、什么是人类学一)人类学的学科体系1,体质人类学2,考古人类学3,语言人类学4,文化人类学5,另一种学科分类法二)人类学的起源1,进化论思潮的产生1)神创论与起源论2)多源论与一元生物进化论2,社会思潮中的进化论3,专门化学科的出现三)人类学的三种研究范式与四个要素1...
从语言学来看巨婴现象文/范海辛近日翻看以前的语言学笔记,翻到语言四个功能时,引起了我的一番联想。语言的四个功能分别是:1)表达;2)交流;3)描述;4)论辩。前两个是低级功能,动物一定程度也具备;后面两个是高级功能,只有人才具备。譬如幼儿,刚学会讲话不久的学龄前儿童,掌握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是没问题(肚子饿——表达;妈妈,有人敲门——交流),但是你要他描述某个事物,往往力不从心(要分清两个不同事物,譬如分清猫...
《文化决定论教程》第一单元目录序言 什么是文化决定论第一单元 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的特性第一节 广义和狭义定义第二节 功能性与主体性定义一,功能性定义二,主体性定义 第三节 奥卡姆剃刀的思维经济原则第四节 对定义的说明和总结一,语源学角度二,本质属性角度三,能否搁置定义?四,总结第五节 文化的三种形态第六节 文化的起源第七节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及对文明的定义第八节 狭义文化的内部结构一,价值方向二,伦理标准三,思...
我的一个有趣的错误文/范海辛近日在网上与网友讨论文化决定论的问题,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有趣的错误。错误但有趣,这事有点奇怪,在此说来与诸位分享。有网友指出,你的文化决定论的定义中,把决定规定为必须是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对于结果才能成为“决定”;单独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不能算作“决定”,只能称为“制约”。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于是我问,问题在哪里?这位网友指出,充要条件中决定和被决定的因果关系是可...
对@漫步江畔 网友四个命题的评论文/范海辛本人自2018年5月2日在凯迪网络挑起文化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的论战以来,形成网上一个热点。近日,@漫步江畔 网友在一个帖子后跟帖,把他几年前对此问题写的帖子的部分貼了出来,算作一种意见。他在这个跟帖中提出了四个命题,我觉得很有意义,特做一番评论。+++++++++++++++++++++++++++++++++++命题 1:对于文化先进的社会,必定能够建立先进制度。命题 2:有些社会文化不先进,不一定不能...
长三角部分网友人类学研讨会简要报导文/范海辛2018年5月26日下午,由我发起的文化人类学专题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出席这次研讨会的网友来自上海、苏州、常州、无锡、镇江和南京这六个城市,约十几位,年龄跨度从50后一直到80后,其中还有几位女性,当然,多数仍然是中老年男性——长老,或“老少爷们”。这次研讨会由我主讲,另外还有一位南京学者(G网友)则侧重于心理学和医学哲学方面的介绍。自从我于5月2日在凯迪网络发了《文化决定...
制度决定论的五个故事文/范海辛朋友在微信中转给我为制度论辩护的五个小故事,我将之用简化语言复述,然后对之评论。故事一,美国空军的伞兵部队需要大量的降落伞,但是其合格率一直在99.9%,这意味着每1000名伞兵中会有一人因为伞的质量丧命。军方要求厂方必须把合格率提升到100%,厂方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军方验收每批降落伞时规定,随机从厂方老板和高级管理人员抽出数人跳伞。这下,伞的合格率马上升到100%。据说这位军方...
饮食保守主义与转基因食品 文/范海辛 世界上一般大型的宗教,在饮食上都取保守主义的态度,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均不食猪肉,除此之外,他们的饮食禁忌还有很多。佛教徒甚至不食荤腥只吃素。中国的儒教也是如此,孔夫子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甚至肉类“割不正不食”(我猜想,五花肉要切得方方正正,三角形的、不规整的,孔老夫子是不会吃的)。儒生不但饮食要保守,孟夫子还要求“君子远庖厨”,大概是不忍看到厨房里杀鸡宰牛的血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