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保守主义与转基因食品
文/范海辛
世界上一般大型的宗教,在饮食上都取保守主义的态度,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均不食猪肉,除此之外,他们的饮食禁忌还有很多。佛教徒甚至不食荤腥只吃素。中国的儒教也是如此,孔夫子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甚至肉类“割不正不食”(我猜想,五花肉要切得方方正正,三角形的、不规整的,孔老夫子是不会吃的)。儒生不但饮食要保守,孟夫子还要求“君子远庖厨”,大概是不忍看到厨房里杀鸡宰牛的血腥场面。基督教虽然取消了犹太教繁琐的饮食禁忌,但是也取保守主义的立场,不食他们认为污秽的食品,譬如动物的血以及人类宠物的尸体。
与饮食保守主义对立的是南蛮子的啥都吃的饮食豪放主义,中国两广湖南一带,就是过去被称为的南蛮之地,当地人不仅吃蛇,吃猫狗和老鼠,还有活吃猴脑的。广西湖南一带,吃人肉的记忆也不遥远。老广们自己说,我们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四条腿的除了桌椅板凳,都吃!
啥都吃,甚至包括人肉,这种饮食豪放主义实际是原始人类一直有的风俗习惯。最初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果腹充饥,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的尸体这种蛋白质不能浪费。到原始人从游猎采集进入到农耕畜牧文明后,吃人的习俗还存在,但这时已经不是为了补充蛋白质和脂肪,而是一种叫萨满的巫术信仰使然。萨满信仰者认为,我吃了鱼会游泳,吃了鸟会飞,吃了敌人的肝胆心脏,就等于把敌人的战斗力吸收进了自己的身体。中国的道教也是从萨满巫术变过来的,有“吃啥补啥”的信条,小腿骨折要吃蹄髈,肝炎病要吃动物肝脏,腰子病当然是吃动物的腰子,最好是没有性生活的“童子”猪牛羊的腰子。
据人类学家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代表作《金枝》)归纳,萨满巫术的根本原则有两条,第一条是相似律——相似即相同,猪腰子与人腰子因为相似,所以相同;第二条是触染律——某种神秘物质的接触、传染。譬如吃了鸟的肉就能获得鸟的飞翔技能,把敌人身上的的毛发体液等物质揉进泥巴所捏的泥人中对之针刺火烧,就能使敌人中蠱得病甚至死去。古代原始人部落的葬俗也有把死去亲人的尸体分割吃掉,以为这样就可与逝去的亲人血肉相连了,这也是触染律在起作用。
比较饮食的保守主义和豪放主义,当然是保守主义更合理,更文明。这个道理很简单,吃进去容易,挖出来难。古人之所以取保守主义的态度,就是怕吃了稀奇古怪的或不洁污秽的食品后中毒、生病。
转基因食品虽然是高科技文明的产品,但是触动了人类自轴心文明时代养成的的饮食保守主义禁忌。因为这种新食物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其安全性,特别是对儿童和年轻人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为人知。按照老百姓的俗话说,吃进去容易挖出来难,我等不是萨满信徒,也非饮食豪放主义者,自然对这些东西要敬而远之。如果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那么政府敢不敢让国防军人先吃,让外国贵宾先吃,让政府各级官员及其亲属先吃?这种吃可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吃上几年几十年,看看吃了转基因的年轻人生下的孩子怎么样,能否正常长到成年并繁殖后代。
人类之所以在饮食上告别萨满巫术的豪放主义,这是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为什么吃死人肉的葬俗文化现在没有了?因为有这种葬俗文化的部落很容易感染死人身上的病毒细菌,基本都死翘翘了。如果今日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让转基因食品泛滥,那可正应了孔夫子的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20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