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决定论的五个故事
2018-05-22 22:40:11
  • 0
  • 0
  • 9

制度决定论的五个故事

文/范海辛

朋友在微信中转给我为制度论辩护的五个小故事,我将之用简化语言复述,然后对之评论。

故事一,美国空军的伞兵部队需要大量的降落伞,但是其合格率一直在99.9%,这意味着每1000名伞兵中会有一人因为伞的质量丧命。军方要求厂方必须把合格率提升到100%,厂方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军方验收每批降落伞时规定,随机从厂方老板和高级管理人员抽出数人跳伞。这下,伞的合格率马上升到100%。据说这位军方负责人就是巴顿将军,一位与川普一样的“疯子”。

故事二,澳大利亚以前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犯人都由政府租船运输。但是每次运输,途中死掉的犯人很多。后来改进了租船付费的方式,改由到目的地按活着的人付款,这下死亡率大降。

故事三,日本高级宾馆马桶清洁标准。这个标准很简单,清洁员在清洁完马桶后,必须舀马桶水喝上一口。

故事四,分粥制度。七人一室喝粥(可能是和尚),如何分配?制度如下,七人每日轮流掌勺分粥,惟掌勺者最后进食。

故事五,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某信徒死后来到天堂见到上帝,要上帝带他参观地狱。于是上帝带他来到一屋,见室内桌上一大锅,锅内盛满香气四溢的肉汤,但是围坐在周边的人,个个骨瘦如柴,再仔细一看,每人手里都有一把长柄勺子,用这个勺子舀肉汤,你无论如何都难以将勺子里的肉汤送到嘴里。上帝说,这就是地狱。然后上帝带他来到另一个房间,这里与地狱一样,也是一群人围桌而坐,桌上同样是一锅香气四溢的肉汤,而且每个人手里的长柄勺也与地狱一样。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显得健康快乐。为何?原来他们的进食方式与地狱不同在于,我拿汤勺舀的喂到你的嘴里,你的喂到我嘴里。大家互相帮助,就克服了勺柄太长的问题。上帝说,这里就是天堂。

对此有两种解读:其一认为,这就是制度决定论的铁证。因为方法不同,制度不同,不在于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惟在于某种技术。我们能研究出一种好技术,然后根据这种技术就可以设计出一种具有合理性的制度。制度不同,文化观念就不同。所以不是文化决定制度,而是制度决定文化。

另一种解读认为,这五个故事中,前面四个与文化价值观念无关,都是一种基于合理性的技术方案,因此你说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也可以。但是第五个故事,这就与自私还是友爱的伦理观念有关了。同样的工具——长柄杓,因为有无爱心而导致天堂和地狱的差别,这不是制度决定,而是文化决定。

我的评论是这样的:

这五个故事涉及的都是合理性问题,我们可以规定,合理与否这种工具性的选择,与价值无关,因此可以说与文化无关,是制度决定、技术决定。但是现实生活不会那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偏好与具体的利益需求。我为何不愿意采用你说的好制度,除了价值偏好之外还有利益需求。你不满足我在价值和利益上的条件,再合理的制度我也不用。

于是有人就说,既然如此,那就用暴力或非暴力改变,一旦这些阻碍好制度的势力被铲除了,合理的制度得到实行,岂不是就OK了?

我作为文化论者会告诉你,阻止合理好制度运行的势力,除了利益因素外,最难消除的是价值偏好,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因素。旧的不合理的制度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文化因素、这个文化土壤。你说义和团那帮家伙仅仅是为了钱财利益吗?要说利益,帮着洋人打大清官兵得到的利益更高。

所以我作为文化论者一直认为,文化是决定性的因素,改变文化要从改变制度入手,但是究竟如何才能使制度变革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你必须考虑文化的因素,考虑文化的的作用。这个时候你更需要那种合理的技术措施了。这就是文化指引制度,制度改善文化。然而最关键的还是文化观念,是这种观念才能搞出好的制度与好制度得以施行的好措施、好策略。

不知读者诸君以为如何?

2018-5-16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